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,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,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,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。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?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春节的习俗作文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春节的习俗作文1“小孩儿你别馋,过了腊八就是年!腊八粥喝几天,哩哩啦啦!二十三糖瓜粘,二十四扫房子,二十五冻豆腐,二十六去买肉,二十七宰公鸡,二十八把面发,二十九蒸馒头,到了三十挂门神!”这就是我的家乡武汉的春节。
春节前夕,外婆忙进忙出打年货,一大早就出门,中午才回来,只见外婆的手拉车里堆得满满的,有牛肉、羊肉,各种蔬菜,还有我最喜爱的猪蹄髈。看着外婆为了做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忙了几天了,我想我能做点儿什么呢?我看了看家里:我可以扫房子呀!我立刻拿出妈妈的吸铁石擦玻璃神器沾上水,把玻璃门窗里里外外擦得亮晶晶的,又拿出吸尘器把家里地板、书桌下吸得干干净净。晚上,外公外婆开始做炸货、开卤锅了。大人们绞肉切菜,做丸子,我们小孩子帮着大人们把海带、千张用牙签串起来,看着大人们把牛肉、海带、鸡腿、干子和千张等放进锅里开卤,等呀等呀,那花椒,八角的香味就弥漫在整个屋里,浓浓的久久不散,我想这应该就是年的味道。
大年三十了,外公外婆一大早开始准备年夜饭,妈妈和大姨忙着装饰屋子,贴年画、窗花,挂灯笼,我和表妹也不闲着,我们把零食、水果装进精致的果盘里,摆满了一茶几。到了中午该贴对联了,我站在板凳上小心翼翼地拿出对联贴在大门上“福多财多喜事多,人顺家顺百事顺”!“团圆啦!”爷爷叫上我们上了桌围成一圈,看着一桌好菜,立刻动了筷子,只见表妹正要对那条大鱼插下去,外婆赶紧说,“小馋猫,等一下,这条鱼是不能吃的,是看的,预示着年年有余”我们哈哈大笑。我们一边品尝美味佳肴,一边说着吉祥祝福的话相互敬着饮料,不知不觉到了晚上八点,我们一家人坐在沙发上,看联欢晚会守岁,这天一晚上,我们一点困意都没有,只有期待和兴奋。电视里传来“咚,咚,咚”,12点了,外公把家里的电子鞭炮打开了,噼里啪啦的响了起来,辞旧迎新啦!
大年初三,我们一家一起去梅园玩,一进公园便听到了锣鼓声。凑近一瞧,是正在舞狮子呢!一开始,一只亮橙色的狮子跳上台,随后一只粉色的狮子又从下窜了上来,两只狮子披着带有流苏的彩服,随着锣鼓跳舞。他们并在一起,把腿交叉狠狠地踏在钢架台上,发出轰轰的声音,使表演更有节奏。粉狮子忽然跳了起来,又扑了下去,橙狮子又接着跃起,他们身上的流苏彩片都飞舞起来,似波浪一样涌动,有些凌乱,却井然有序,让人赏心悦目。跳着跳着,两只狮子似乎疲倦了,走起了台步,他们走在舞台,一边俯着身子慢慢兜圈,一边向人们扑闪着她的大眼睛卖萌,小孩子们新奇地纷纷去摸狮子头,开心极了。只听锣鼓重振,两个狮子又并在一起,一只俯身另一只从背上跃过,好似一只彩色的大轮子,不停滚动,这时两只狮子站立起来,叼着一副对联“万事如意,新年大吉”,大家纷纷叫好,掌声雷动。我们继续向前走赏梅......
我的家乡武汉的春节就是这样祥和热闹,我喜欢在家乡过年!
春节的习俗作文2春节,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、最为隆重的传统佳节。在台湾过春节,与大陆各地差不多,可谓大同小异,保留着浓浓的传统“年味”,同时又带有台湾本地的一些特色——从农历腊月十六至正月十五这段时间,台湾民间称之为“年兜时节”。
尾牙
每月初二、十六,是台湾商人祭拜土地公神的日子,称为“做牙”(打牙祭)。腊月十六的做牙是一年中的最后一次,所以称为“尾牙”。做“尾牙”是感谢土地公一年来对事业生意和农作收成的庇佑,所以比平常的做牙日更为隆重。尾牙是商家一年活动的“尾声”,也是普通百姓春节活动的“先声”。这天,公司行号的老板宴请犒赏员工,以慰劳其一年来的辛苦。过去有种旧俗,宴席桌上有一道菜是整鸡,中间的转盘一旋转,停止时鸡头对准谁,即暗示主人要解雇谁。如今这种风俗早已绝迹。一般平民百姓家则要烧“土地公金”以祭福德正神(即土地公),全家人聚在一起“食尾牙”,往往少不了的食物是润饼和刈包。
祭灶
腊月二十三是“祭灶”之日,即送灶神上天之日。每年到这天灶神会上天奏报天帝。因此在祭送灶神时,要将灶神画像贴于灶上,两旁贴有“上天言好事,回宫降吉祥”,或“上天言好事,下界保平安”的对联。然后摆上各种供品,多为甜元仔、米饵、糖豆浆、甜瓜、糖果等,这些供品或甜或黏,意思是让灶神多说好话,不说坏话。有的还以酒糟涂抹灶门,以示讨好之意,再燃香放鞭炮,为灶神送行。
清沌
祭灶那几天,家家户户开始大扫除。因为平时神案、神位、香炉都不得擅自移动,只有趁灶王返回天界的几天里,才能挪移清扫。“清沌”,便是除去家中霉气,迎接新春之意,台湾俚谚称:“清后才会富”。清沌之风,至今不废。
年货
逛街买年货仍是年前准备的一项重要内容。林林总总的“年货大街”遍布岛内城乡各地,成为台湾过年的标志性景观。迪化街是台北最老的一个商圈,其“年货观光大街”每年都很热闹,摊位采用复古的形式,布满各式旗帜和灯笼。不论南北杂货和应景糖果,还是服饰、美食,都应有尽有。近年来,许多来自大陆的物产成了年货大街的热门货。高雄的年货街在“中街仔”,而台中最出名的年货街在天津路商圈。所有的年货大街,其主色调与大陆一样,都是那熟悉的中国红。前来逛街购物的男女老少络绎不绝,有时甚至“挤到爆”。由于有“年货公车”及“年货速递”服务,民众尽可享受购物之乐。街区里还表演布袋戏、歌仔戏等传统闽南戏曲。在台北迪化街一类的老街,仍有民间的书法爱好者在这里免费为民众书写春联,吸引了不少民众甚至外籍人士排队求取。台湾民间谚语“囝仔爱年兜,大人闹嘈嘈”,反映了人们忙年的这一情景。
春节的习俗作文3“十里不同风,百里不同俗”。在我们家乡安庆每年的农历腊月十九就开始除尘。除尘就是清洁污垢,迎接新年的到来。每年这个时候,家家户户都扫墙壁上的灰尘、擦窗户……
过春节当然要买年货。超市里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的,好不热闹。到处张灯结彩,洋溢着过年的气氛。巧克力堆成小山,一袋袋饼干摆放的整整齐齐。我们挑选着自己喜爱的东西一包包往购物车里放。不一会儿,购物车就装满了,妈妈拉着我回家,可我还意犹未尽。
到了年三十儿,我和爸爸开始贴对联了。爸爸站在凳子上,把旧对联撕下来。我在底下忙得不可开交,一会儿递胶,一会儿递剪刀,一会儿又要递对联……不一会儿,我和爸爸都累得满头大汗了。终于,上联、下联、横批都贴好了。顿时,大门焕然一新。
我大声读道:“万事如意步步高,一帆风顺年年好,吉星高照”话音刚落,爸爸就哈哈大笑起来。我疑惑的看着爸爸,爸爸一本正经地讲道:“对联又叫门对,它对仗工整,抒发了人们美好的愿望,是汉族特有的形式。读对联时应先读上联,就是右侧的,再读下联,就是左侧的,最后读横批。贴对联时也按这样的顺序!应该是这样读:一帆风顺年年好,万事如意步步高,吉星高照。”
今天真是收获满满,我不仅学 ……此处隐藏10374个字……大人们一起去向长辈拜年,祝福新的一年大吉大利,同时也会收到长辈们的“压岁钱”。“压岁钱”又名“压祟钱”,也是春节传统习价之一。“祟”就是不吉利的东西,据说“压岁钱”可以辟邪驱鬼,保佑平安,可以压住邪祟,晚辈们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。
悄悄告诉你,南北方春节的习俗也有所不同哦。北方讲究初一吃饺子,因饺子的形状颇似元宝,把饺子煮好后端上桌子象征着“新年发大财,元宝滚进来”的好兆头。而南方人多数做年糕和汤圆,年糕谐音“年高”,取吉祥如意的好兆头;汤圆也叫“团子”“圆子”,代表“团团圆圆”。
不仅南北方过年有差异,不同的民族也有不同的春节习俗。比如回族人正月初一一般吃面条和炖肉,初二才吃饺子;满族人春节前要做满族的传统糕点——萨其玛。他们春节还十分喜爱戴象征着“岁岁平安”的荷包,民间也会相互赠送。而彝族人初一早晨起床第一件事就会去挑水,全家都得喝“吉利水”,全天用这水来梳洗、煮饭,以示辞旧迎新……
春节的习俗真的是太多太多了,不同的地区,不同的民族都有不同的习俗。当然,随着时代的发展,春节的习俗也会发生变化。比如“压岁钱”也会变成了微信红包;为了保护环境,放鞭炮也被禁止了,取而代之的是环保无污染的电子鞭。
听了我的介绍,大家更了解春节了吧。在这里提前祝大家春节快乐,万事如意!
春节的习俗作文14说起春节,我第一个想起的就是我们家乡的习俗,那可谓是“多多益善”我就不是这么想的,因为我们过年的习俗非常多。
先说吃饺子,吃饺子也是有很多文化的。我们家可不是只吃一顿,而是三十早上和大年初一早上两顿。为什么要这样呢?三十吃饺子是为了团圆,也可以叫“年夜饭。”初一吃饺子是为了吃钱,谁吃找钱就代表谁这一年发财(今年我没吃着钱)。
说完吃,再来干点活。烧香贴对联也是每年必不可少的东西。烧香也包括上坟!每年初一,都要给祖宗烧钱烧香。我曾问奶奶:为什么要烧钱?奶奶告诉我:“这些钱是给他们死人用的,就像现在的人民币一样。”我似懂非懂的点点头。每年三十和初一,都要给老天爷,财神爷,土地爷上香,让他们多多保佑我们。还有贴对联。贴对联的最大难处是:区分上下联。贴的是否一样。
现在我终于明白了,为什么习俗“多多益善”。
春节习俗作文一
说起春节,我第一个想起的就是我们家乡的习俗,那可谓是“多多益善”我就不是这么想的,因为我们过年的习俗非常多。
先说吃饺子,吃饺子也是有很多文化的。我们家可不是只吃一顿,而是三十早上和大年初一早上两顿。为什么要这样呢?三十吃饺子是为了团圆,也可以叫“年夜饭。”初一吃饺子是为了吃钱,谁吃找钱就代表谁这一年发财(今年我没吃着钱)。
说完吃,再来干点活。烧香贴对联也是每年必不可少的东西。烧香也包括上坟!每年初一,都要给祖宗烧钱烧香。我曾问奶奶:为什么要烧钱?奶奶告诉我:“这些钱是给他们死人用的,就像现在的人民币一样。”我似懂非懂的点点头。每年三十和初一,都要给老天爷,财神爷,土地爷上香,让他们多多保佑我们。还有贴对联。贴对联的最大难处是:区分上下联。贴的是否一样。
现在我终于明白了,为什么习俗“多多益善”。
春节习俗作文二
说起春节,我第一个想起的就是我们家乡的习俗,那可谓是“多多益善”我就不是这么想的,因为我们过年的习俗非常多。
先说吃饺子,吃饺子也是有很多文化的。我们家可不是只吃一顿,而是三十早上和大年初一早上两顿。为什么要这样呢?三十吃饺子是为了团圆,也可以叫“年夜饭。”初一吃饺子是为了吃钱,谁吃找钱就代表谁这一年发财(今年我没吃着钱)。
说完吃,再来干点活。烧香贴对联也是每年必不可少的东西。烧香也包括上坟!每年初一,都要给祖宗烧钱烧香。我曾问奶奶:为什么要烧钱?奶奶告诉我:“这些钱是给他们死人用的,就像现在的人民币一样。”我似懂非懂的点点头。每年三十和初一,都要给老天爷,财神爷,土地爷上香,让他们多多保佑我们。还有贴对联。贴对联的最大难处是:区分上下联。贴的是否一样。
现在我终于明白了,为什么习俗“多多益善”。
春节的习俗作文15春节,是我国一年当中最热闹,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节日。早早的,街上“展览”的对子、“福”字、窗花、糖果等年货给我带来了一丝丝“年味”。
从腊月二十三“祭灶官”吃芝麻糖开始,大家就开始准备过年了。这天,一家人围坐在一起,我们小孩馋的总想先尝尝又酥又甜的芝麻糖。可是总要等到奶奶先到厨房的灶王爷前祭祀一翻,才能吃到哟。据说,这样灶王爷才能上天言好事。
腊月二十四,家家户户扫房子。妈妈要早早的把屋子收拾干静,这是为了新年有一个新气象。过了二十四大人们忙着杀鱼、肫肉、蒸花馍,准备年货。
每当二十九,家家户户都纷纷上街购买春联,有雅兴者自己也铺纸泼墨挥春,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。春联也叫门对、对联、对子等。它以工整、对偶、简洁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,抒发美好愿望,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。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,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。有一年朱元璋准备过年时,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,以示庆贺。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,后来改写在纸上。桃木的颜色是红的,红色有吉祥,避邪的意思,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。
到了大年三十,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把节日的气氛装点的更加浓厚。吃过午饭后,端出香喷喷的肉馅,一家人就包起了饺子,男同志擀皮、小孩们当运输员,妈妈们就负责制作精美的水饺。奶奶还要在饺子里放进硬币,看谁最有福气。当一盘盘挺着肚子的水饺端上桌时,大家找到自己满意的饺子,张口就咬,希望自己能走好运。最后,那个带有福气的饺子还是被爸爸吃掉了。
除夕,家家户户吃的都是饺子,我们早早的吃晚饭,守在电视前看春晚,也是“守岁”。
初一到初六这几天,就是我们小孩子“挣钱”的最好时机。天天不是呆在爷爷家,就是泡在姥姥家,用妈妈的话说,就是“整天不着家”,但我们仍然乐呵呵的东跑西窜。
我们这的春节一般到“二月二,龙抬头”的时候才告一段落。虽然濮阳不算大城市,但是它也与许多大城市一样,热热闹闹的迎来春节,又热热闹闹的把它送走。
百里不同风,千里不同俗。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风俗。
我的家乡在湖南,那里过年的习俗很有趣。在腊月二十九(除夕夜),我们一家大小围在一起吃团圆饭,我们的团圆饭可讲究了:我们吃饭一定要有三大样:鱼、鸡、肉。鱼一定要蒸着吃,在鱼上还要放大把大把的辣椒,这样象征着财源滚滚来、年年有余的好兆头。鸡一定是公鸡。肉是腊肉,我们的腊肉不像四川那里蒸着吃,而是用豆角炒着吃,这样吃特别美味,特别有嚼头。吃完饭后,我们就要进行守岁,一家人围在一起,其乐融融,说说这一年经历的酸甜苦辣。
在初一的早晨,我们像爸爸妈妈请安(拜年)说些吉利的话,这样可以获得一份橘子和一份利是,这样象征着大吉大利。然后我们会出门向别人拜年,别人会放鞭炮来迎接我们,这样表示湖南人们的热情似火好客、友好。
看,我们过春节是不是不跟你们一样呢?你们想来我们湖南过春节吗?